正文

【榕园·课堂】品文本之美 探表达之趣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探寻AI赋能语文课堂的学习新路径,助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落地,助推青年教师成长。2025年4月2日上午,东大街一小一、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开展了第十六届教学节暨AI赋能循证教研的课例展示活动。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展示】

课前陈述

李倩老师在课前陈述中,以“立足生本,循序渐进”为主题,精准剖析了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这篇童话文本的三大审美特质:韵律美、对称美、创造美,并从“目标—实践—评价”三维度阐释了教学设计的学理依据。

课例展示

为了充分激发低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杨老师以“荷叶姐姐的魔法声音”情境导入课题,接着以学生带读、抢读等形式进行识字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认识荷叶环节,通过找词、画句、想象情境体会动物的心情并以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有效训练;最后通过读、标、演的学习方式推动学生进行迁移学习。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得以落地。

课后陈述

张英老师以“以朗读为桥梁,感受语文之美”为题展开课后陈述,回顾了借助AI智能分析系统进行的磨课历程,教研组在一次次磨课进阶中落实教学目标。本堂课的教学特色为朗读策略的宏观设计,以“授人以渔”的方式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评委点评

朱红老师对本堂朗读教学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课堂呈现出鲜明的目标导向性,学习活动设计既充满童趣又兼具实效,整个课堂一直浸润在琅琅书声中,焕发着蓬勃生机。她特别赞赏杨老师将精细化教学贯穿始终的专业态度,从环节衔接的巧妙设计到学生反馈的即时捕捉,每个细节都体现了教师在设计中的用心思考。这种“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教学品质,也是我们全体教师共同的追求。

【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展示】

课前陈述

彭西萍老师以“品文本赏奇妙世界,抓关键探表达奥妙”为主题对三年级下册语文《海底世界》进行了课前陈述。彭老师从课标教材分析、单元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设定、单元教学特色四个方面展开课前陈述,对本单元教学设计和课例活动实施进行了精准的解读。

课例展示

巧抓教育契机,促进学生成长。教学伊始,丁老师通过“争做海洋宣传大使”主题情境引课,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通过找、圈、画、演的步骤进行深入学习,了解段落是围绕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推动学习目标有效达成;最后学法迁移,深化认知,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课后陈述

赵竞华老师进行了课后陈述,总结本次教研课的磨课经过,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研组通过AI智能分析报告的数据反馈,精准定位了磨课中课堂互动的迁移轨迹,据此优化后的教学路径使目标达成率有效提升。本堂课的教学采用了丰富多样的朗读形式,进行了角色扮演支架的搭建,呈现了有特色的视频和图片素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力性。课例在演绎中理解,在朗读中品悟,在交流与表达中有效生成,实现了教与学的相互成就。

评委点评

     粟文艳老师认为本课教学呈现清晰的递进脉络,始终紧扣写清楚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精准捕捉关键语句,层层揭开海底世界的神秘面纱。在多维互动的学习场域中,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有序表达的写作思维已悄然转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丁老师适时对课堂生成的写作策略进行系统梳理,既为当堂练笔提供方法支架,更为单元习作体系埋下基石。粟老师特别强调,教师须以高瞻远瞩的视角把控教学方向,在知识建构过程中既要做好思维阶梯的搭建者,更要成为学习航程的掌舵人,让每堂课都成为核心素养培育的扎实台阶。

此次教研活动,让教研组在使用AI智能分析报告的过程中更直观感知课堂设计与课堂生成的改进方向,有效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精准进阶。未来,我们将继续深挖AI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创新路径,打造个性化学习资源库,让每一堂课都成为AI赋能下核心素养生长的沃土。未来,我们将依托AI教研平台沉淀集体智慧,在数据驱动中创新教学模式,共同书写智能时代语文教育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