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榕园·课堂】AI赋能“三生课堂” 探索人工智能创新实践

2025年4月25日,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校第十六届教学节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展示活动。信息科技教研组精心打造的"知AI  慧生活"创新课程,通过"三段式"课例展示模式,生动呈现了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教学的创新融合实践。

本次“知AI 慧生活”课程的设计,紧密贴合新课标要求,将目光精准聚焦于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意识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致力于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为学生打造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坚实基础。

课前陈述

黄定国老师精心策划,对教材内容、学情分析、课程目标及教学过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阐述。通过引入AI技术,创新信息科技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课例展示

在课例展示环节,柏雪老师通过生活化案例和互动演示,引导学生逐步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其核心应用场景。课堂实践环节:各小组围绕"校庆吉祥物"主题展开头脑风暴,分别采用传统手绘与AI设计工具进行创作。AI组学生惊叹于技术快速生成数十种方案的高效,手绘组则享受着铅笔与色彩带来的创作自由。在作品互评环节,学生们不仅分析了AI在细节优化上的精确性,更体会到手工绘制中每处笔触蕴含的情感温度。这种对比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更让他们建立起批判性思维:认识到技术是创意的加速器,而人类独有的审美与情感才是艺术创作的本源。

课后陈述

李刚老师运用AIC课堂分析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对每次磨课的课堂实录进行解析。AI生成的对比报告精准捕捉教学细节,如师生互动频率、提问有效性、课堂节奏把控等,使教师能清晰识别教学优势与改进空间。基于这些数据反馈,教研团队在反复研磨中不断优化教学设计,逐步逼近“好课”标准。这一智能化的磨课模式,不仅大幅提升了课堂效率,更让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科学依据——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使教学改进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

评委点评

何仁江老师对本次“知AI 慧生活”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何老师指出,这是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不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人工智能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未来科技的无限憧憬和探索热情。

                                              领导总结

鄢光文校长在课程总结中指出:"技术赋能的教育正为未来学习开辟全新可能今天学生们与AI共舞的设计实践,生动诠释了科技与人文的完美融合。"他强调,真正的人工智能教育绝非简单传授技术,而是构建"工具应用-生活联结-人文思辨"的完整学习闭环,才能培养出既懂技术、更具创造力的AI时代主导者。

本次“知AI 慧生活”课程不仅是一次对人工智能教育的成功探索,更是对未来教育形态的一次有益尝试。它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美好前景,也为东一小学的课程改革提供了范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