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校共育】同频共振,让教育成为一场温暖的修行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温暖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同频共振。为深化家校共育内涵,精准护航学生成长轨迹,2025年5月7日晚6:40,成都市温江区东大街第一小学校以“夯实习惯根基·倾听心灵成长·共筑智慧未来”为主题,分年级举办家校协同育人主题沙龙。一、三、五年级家长齐聚校园,以爱之名共话成长,以智之钥共启新程,让教育回归“生命在场”的本真样态。

【一年级专场】童心筑基:让好习惯成为生命的底色

暮色中的校园氤氲着温情,一年级各班教室化作“成长能量场”。会前,孩子们用拼音与图画交织的“童言心语”诉说感恩,稚嫩字迹里跃动着对父母的依恋;班级微电影循环播放着校园生活剪影——课间游戏的欢笑、课堂举手的雀跃、午餐时分的互助,每一帧画面都定格着生命的拔节生长。

班主任们“微光成炬”为叙事主线,从安全自护的细节(校园安全)、卫生习惯的进阶(个人书包整理)、课堂专注力的可视化训练(“专注力能量环”积分卡)切入,分享家校协同培养策略。沙龙会上,家委会代表受邀登台,讲述班级文化”建设参与“班级风采”展示背后的故事,让“双向奔赴”的温暖具象可感。

【三年级专场】向阳生长:解码成长关键期的教育密码

三年级沙龙以“倾听·理解·同行”为情感纽带,聚焦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黄金窗口期”。班主任团队依托《班级成长观测档案》,用数据图谱呈现学生在情绪管理(如“心情晴雨表”记录)、同伴交往(“冲突解决四步法”实践)、责任意识(“班级小管家”轮岗制)等方面的典型成长案例。针对家长普遍关注的“作业拖拉”现象,引入“心理韧性培养工具包”,通过“时间管理”“情绪急救锦囊”等体验式活动,引导家长从“问题解决者”转向“成长支持者”。3

科任教师以“学科思维赋能成长”为切入点,展示“数学思维可视化工具”“语文项目式学习手账”等创新教法,传递“学习力比分数更重要”的育人理念。

【五年级专场】智慧共生:构建青春期前期的成长共同体

五年级沙龙以“圆桌对话”破冰,在“作业时间管理”“成长型思维培育”“电子产品边界守护”三大议题中碰撞智慧火花。家长们分组绘制“家庭能量循环图”,将“作业启动拖延症”“青春期沟通卡顿”“网络沉迷预警信号”等现实痛点转化为“问题树”,通过“头脑风暴-策略筛选-行动方案”在各班班主任的指导下形成独有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和建议。

优秀家长代表还上台分享“家庭会议契约制”实践:每周日召开15分钟家庭会议,用“三明治沟通法”(肯定-建议-鼓励)复盘成长得失,让民主协商成为家庭文化基因。

教育从来不是独奏,而是家校社协同的交响。当“真心话语”遇见“专业引领”,当“教育困惑”碰撞“实践智慧”,我们坚信: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都在为成长积蓄力量,每一份用心的陪伴终将化作生命的勋章。未来,东大街一小将继续以“榕树精神”为引领,深耕家校共育土壤,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被看见、被理解、被支持”的教育生态中,绽放独一无二的生命光彩!